土壤污染,或千百年难除;进入人体,能代代相传。为土壤重金属污染“透视”,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。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、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,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(含78种元素)的地球化学基准网:以1: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,每一个网格都布设采样点位,每个点位都采集一个深层土壤样品和一个表层土壤样品。深层样品来自1米以下,基本代表未受人类污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学背景;表层样品来自地表25厘米以浅,是自然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污染的叠加。用表层含量减去深层含量,即得出重金属元素“人类污染图”。
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重要成果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,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也已发现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。如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普遍存在镉、汞、铅、砷等异常。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,部分城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异常。湖泊有害元素富集,土壤酸化严重。研究证实,镉、汞等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污染存在密切关系。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并与人口密集区、工矿业区存在密切相关性。与1994-1995年采样相比,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面积显著扩大并向东部人口密集区扩散。
地质学家指出,研究表明,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。土壤一旦被污染,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。为人类健康,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力度。对已被污染土地,要把污染源搞清楚并加以切断。土壤污染物不仅有重金属,还有大量有机污染物。国土、地质、环境、水利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为大地“排毒”。
[破题]
上海:污水污泥处理并举
污水处理完后剩余的大量污泥,如何找到真正“减量化、资源化”的出路?记者从上海市水务部门和上海城投总公司获悉,上海正在多渠道强化污泥处理力度。
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——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处理规模达到200万吨,几乎是上海全市污水处理量的三分之一。污水处理之后,还有一个处理难度更大的问题,就是与污水分离后的污染物(污泥)的处理处置。这里有8个高45米的蛋形消化池,采用厌氧消化工艺,日处理204吨污泥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上海另有两个在建的大型污泥处理工程:一个是竹园污泥处理工程;另一个是石洞口污泥处理完善工程。
上海目前在探索的技术路线是,通过干化或焚烧进行减量;剩余的干泥或灰渣用于绿化、水泥掺和料等用途,或作为相对低热值的燃料进入电厂,与发电用煤一起参与发电。
新疆:使用合格地膜可获补贴
今年入春后,新疆开始忙于和残存在土壤中的塑料薄膜“开战”:3800万元专项资金被用于回收废旧地膜,农户使用政府指定的合格地膜,就可获得补贴。在这个中国最大的节水农业区域,治理农田“白色污染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有农业生态专家指出,“白色污染”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,如不加快治理,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。从今年开始,新疆投入3800万元实施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项目,首批有12个县市被纳入试点范围,在示范区严格使用标准,引导农民采用厚度0.01mm以上的地膜,禁止厚度小于0.008mm地膜的应用。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,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.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。